表面活性劑是由親油基(較長的非極性基)和親水基(較短的極性基)兩部分組成的,使用極少量該物質(zhì)即能顯著改變物質(zhì)表面或界面性質(zhì),包括陰離子型、陽離子型及非離子型。由于氫氧化鎂表面帶有正電荷,且等電點較高,對它表面改性主要使用陰離子表面活性劑,但無論使用何種表面活性劑,對分散體系的離子pH值、溫度等因素都較敏感,分散的穩(wěn)定性較弱。美國公開了一種用硬脂酸和油酸濕法改性、化學(xué)合成氫氧化鎂阻燃劑粉體的方法,硬脂酸鈉的用量為氫氧化鎂質(zhì)量的5%,控制溫度為80℃。還有研究者使用硬脂酸鋅改性氫氧化鎂阻燃劑,也得到了很好的改性效果。有學(xué)者用油酸鈉處理過的氫氧化鎂加到乙烯-丙烯共聚物中,阻燃效果可達(dá)V0級,沖擊強度可達(dá)0.09kJ/m;而使用未處理的氧化鎂阻燃劑在同樣條件下,沖擊強度只有 0.047kJ/m。該實驗組還使用油酸鈉、十一烯酸鈉對氫氧化鎂進行表面改性,并考察了溫度、濃度、PH 值、固液比對吸附量的影響;將改性后的粉體應(yīng)用于 EVA 樹脂中,得到了良好的分散,改善了材料的力學(xué)性能和阻燃性能。